3月5日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职业教育被多为代表关注。
近年来,中国已建立起庞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职业教育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职业培训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然而,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刻板印象中认为职业培训是“失败者的教育”,是主流义务教育下的“将就”选择,反而加剧了中、高考的竞争,与“双减”的目标与要求背道而驰。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系统地培养出各行各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就业发展目的更鲜明;同时对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有重要意义。职业技能教育长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一技之长帮助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整体平均就业水平,有效带动经济发展。
“提高质量,提升形象”是今年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量大重要任务。
一、提高质量
由于全国发展各不均衡,因此职业教育开展也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情况尽力提高办学条件, 补充更多权威的师资力量,规范教育课程及标准,确保参训人员的教学质量,绝非只是讲授,而是切实学到技能,对就业发展推波助澜。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胡卫认为,有必要重构涉及职教发展的相关制度,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相关的考试制度,扩宽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渠道,有效减缓中、高考竞争压力。
二、提升形象
要从根本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仍需要大力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与宣传,合理安排教育成本,保障学生就业问题,对非盈利职业技能培训院校给予大力支持与鼓励。
建议将职业教育逐渐融入普通教育中,甚至开办职业培训方向的初、高中,使职业技能教育向主流化发展,提升民众对于职教的重视度,从根本上改变刻板印象。
对于盈利或非盈利性的职业院校,应当不断充实各自的师资团队,规范办学资质,努力拓宽教育领域,扩大教育规模,让更多学生受益。
职业培训教育花费的时间成本和其实用性都足以使其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也足以受到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